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年轻人热衷“玩转”各大博物馆 体会科普魅力
图片说明:市民在邮*博物馆体验各种互动设施。吴恺 据报道,一封信,一个电报,一通,一场电影,曾经都是科技发展的里程碑。昨天从2014年度 百万市民科普行 活动获悉:眼下,越来越多的上海青年热衷于 玩转 上海各大博物馆,体会科普魅力。 我们向全上海市民开放报名,获得了热烈反响。 作为2014年 百万市民科普行 的 压轴戏 ,此番由上海市科委和新民晚报共同策划、举办的主题式科普旅游 老上海的摩登科技 一日游活动,在众多报名者中抽取了15位 游客 ,其中约有半数为年轻人。 据悉,主办方这次精心挑选了上海邮*博物馆、电信博物馆与电影博物馆,并且配备了专家 导游 和金牌解说员。这三个场馆,不仅蕴含着大量科技知识,而且都富有老上海的味道。以上海邮*博物馆为例,其坐落在位于四川北路的邮*大楼内,是一幢欧洲风格的百年老建筑,却丝毫没有沉降的问题。奥妙就在于建筑底下的416个隔水仓井(现在仍然保留了160个)。更为神奇的是,由于自然土层过滤,仓井中的水永远是干净的。 知道有这个活动后,我想也没想就报了名。因为虽然身为上海人,但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些博物馆。 80后牙医隋昕告诉青年报,他只去过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这次参观,增长了很多知识,不虚此行。他表示会向身边年轻的朋友们推荐这些免费的博物馆,因为它们 非常棒 。 据了解,无论邮*、电信还是电影,在中国都发端于上海。这也是一段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催生民族优秀技术的发展史。从大清上海邮*局到RFID邮件分拣机和智能楼宇信报箱,从有钱人专属的 摇把子 到无所不在的,从胶片到数字电影,游客们也在发电报、为电影拟音等互动游戏中感受到技术创新的乐趣与价值。 我们现在每周三、四、六、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参观者中,学生来得最多。 上海邮*博物馆管理员焦磊告诉青年报: 全市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每年暑假都会来这里上一堂课。随着 科普学习体验苑 活动扩展到大学毕业生群体,以及博雅推出上报名,前来参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此外,还有不少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前往参观,一同感受上海的 新老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