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 http://www.jk100f.com/今天写个冷门的,畅想一下未来的现代化农业。
首先声明,老刀祖上三代都是农民出身,老刀自己年轻时候也种过地,所以,老刀对这个题目还是有点儿发言权的。
北大荒要退耕还荒了。
这个消息,相信很多条子们都早已经知道了。
北大荒,又名北大仓。是个“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肥的流油的风水宝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辛苦开垦,这个北大仓的粮食年产量已经达到.3亿斤之巨。在不浪费粮食的情况下,足够全国人民吃上一年。也就是说,北大荒仅凭一己之力,就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饱饭的问题。贡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对我们国家如此重要的北大荒,好不容易开垦出来了,为什么突然又要退耕还荒呢?
答案有两个,一个是土地退化严重;另一个是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
经过多年的反复测算,近几十年来,北大荒的黑土层在以每年0·5-1cm的速度,飞速减少。原来厚度达五十厘米到一米不等的北大荒黑土地,黑土层的厚度现在已经降至了二十厘米或以下。更有甚者,有的地方黑土层已经完全消失,呈现出黄土甚至沙化现象。
经过科学家考证,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地表层,至少需要年。就北大荒现在的土壤退化情况来看,如果再不进行有效保护,可能用不了几十年时间,肥沃的黑土地就要彻底成为传说中的历史。
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北大荒黑土层严重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这种情况的呢?最直观的答案是过度开垦,这也是为什么要让北大荒退耕还荒的官方结论。
但是,老刀认为,过度开垦固然是导致北大荒黑土层严重退化的罪魁祸首,耕种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全部大机械化,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下面上一个视频,咱们来直观的体验一下,农业大机械化生产的一个个震撼场面:
怎么样?看得是不是很过瘾?一台台体型庞大,造型拉风的农业机械,在宽广的田野上肆意驰骋,感觉是既舒服又解压,是不是?农用无人机所过之处,耳边似乎传来害虫垂死前的阵阵哀嚎,有木有?
但是,老刀要在这里公然跟大伙儿唱个反调。你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那都是表象。真实的情况,与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出入很大很大。
咱就先拿最震撼的来说事,那些巨大的耕种和收获机械,看起来都很威风是吧?尤其是那一个个巨大的轮胎,实在是太上镜,太博眼球了。但恰恰是这些巨大的轮胎,对土地的伤害是最大最致命的。而且只要它们在哪片土地上存在一天,那片土地的退化就几乎是无法恢复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些大型机械,自身的重量都非常大。在耕种或收获的过程当中,那些巨大的轮胎对土壤反复碾压,会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和造成水土流失。更严重的是,随着这些大型机械的轮胎对土壤年复一年的反复碾压,还会在耕作层下面形成坚硬的“犁底层”。这个犁底层的坚硬程度,作物根系是无法穿透的。这就导致耕作层变得越来越浅,成为作物生长的严重障碍。最终的结果就是作物生长不良,产量越来越低。
其实,不但是在北大荒,在全国各地,所有使用大型机械耕种的地块上,这个问题都是同样存在,而且日益加剧的。
说完了大型机械耕种的问题,咱们再来说说农用无人机机的问题。
农用无人机在农业上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喷洒农药。在这方面,它的优点很明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效一架载重量32KG的无人机,每分钟可完成两亩土地的施药工作,每小时完成量超过亩。
2、优质依靠北斗导航,无人机可以自主规划航线,并按航线飞行且可以自助接力,彻底避免人工漏喷重喷现象
3、全能无人机全程空中作业,不会碾压土地和农作物。而且各种作物包括果树、玉米、甘蔗、水稻、小麦、花生等等,全都能作业
4、安全施药除了配药和添加药液外,全程遥控操作,从而避免了近距离接触农药导致的健康危害。
其余还有方便、节水、节药、成本低等优点,就不一一细说了。
不过,无人机施药的优点显著,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施药的覆盖度不够。尤其是作物叶片的背面,因为它是自上而下喷洒农药,虽然可以低空飞行,螺旋桨带起的激风可以翻动叶片,但仍然无法做到叶片背面全覆盖。
如果说农用无人机的优点有百俊的话,那这个无法对作物叶片背面进行均匀施药就是一丑了。古语云:一俊遮百丑。但是在农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这方面,却是一丑能遮了百俊。因为作物叶片的背面,恰恰是害虫最喜欢,也最容易栖身的地方。喷洒农药喷洒不到作物叶片背面,虽然不能说是做了无用功,但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在我的家乡,几年前就已经有了无人机有偿喷洒农药业务。起初的时候,农民们兴致都很高,许多人都全年使用无人机施药。但这种情况,只持续了两三年。后来,农民们就改变了方式,不再在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全部使用无人机施药,而是隔一次用一次。就是第一次喷洒农药用无人机,第二次就用人工,第三次再用无人机,第四次又用人工,余者依此类推。
曾问过我们这里的农民,为什么不在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全部用无人机施药?他们给我的回答就是,无人机只能喷洒叶片的正面,背面很难喷洒到。尤其是在枝叶浓密、树身高大的果园,这种情况尤为明显。若是全周期都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最终的结果必定是病虫害泛滥,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双双严重下降。所以只能用半无人机、半人工的方式作为折中。
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要问:既然你把大型农业机械和农用无人机都说得这么不堪,那么你认为的现代化农业,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机械设备来耕种和管理?
这个问题你还真难不住我,毕竟我是农家出身的。跟你说吧,农业上最好的耕种管理方式,是类似于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之前那种,人锄地、牛耕田,用背负式喷雾器打药、用镰刀和?头收获的方式。
我敢打赌,看到上面这一小段之后,百分之百的条子们都要爆粗口:老刀你特么干脆说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最好算了!就你说这种耕作管理方式,不说还有没有人肯那么干,就是咱们当世第一工业大国的面子,特么也丢不起啊!
所以,我就要提醒各位注意了,我说得是“类似于”,不是“就是”。这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我认为,早先没实行机械化之前那种耕作方式,是最精细,最有利于保持土地的松散肥沃,最有利于土地持续稳定产出的。
但这种耕作管理方式的缺点,也极为明显,就是效率太低,太累人,还需要大量劳动力。在当下这个时代,显然是根本行不通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开这个死结呢?
答案是:有!
我们是当世第一工业强国,也是机器人应用第一大国,是吧?答案就在这里。
谁都知道,我们国家现在的机器人,有一个通用名称叫做“工业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应用的机器人,除了一小部分家用的扫地机器人之外,其余绝大部分,都应用在工业领域。黑灯工厂、无人港口、无人矿山、快递无人分拣等等,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既然机器人能在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没有理由农业领域就不能用。否则的话,可真就是咱们当世第一工业强国的面子都丢不起了。
我认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用大量高仿真的人形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和大型农业机械。用高仿真人形机器人操纵小型手扶拖拉机耕地、模仿人类用锄头锄地、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洒农药、用镰刀和?头收获庄稼。
这种机器人用料和做工都不用太精细,只要耐磨、防水、防锈、抗造就可以了。功能也不用太多,土地从耕种到收获,总共也就那么几种工作方式,对于能搞出小艺自动驾驶、宇树战斗机器狗的大天朝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除此以外,农用机器人一定要高大健壮,这一点是相对于人类来说的。当然也不是越高大越强壮越好,总还得有个度。
农用机器人身高一米八到两米最为合适。太高了,在果园里穿行不方面。太矮了,采摘高处的果实又不方便。而且个子太矮导致步幅太小,也影响运动速度和越障能力。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农用机器人造价不能太贵。这玩意儿必须海量装备,农业又是个对成本特别敏感的行业,太贵了肯定用不起。所以必须像国产手机一样,便宜、皮实,这样才适合大规模应用。
一个两个机器人,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在动辄一块地成百上千亩平原地带,肯定显现不出它的优势。但若是能达到平均一亩地配备二到四台,甚至更多的农用机器人,这个效率应该就很可观了。
以高仿真人形机器人远超人类的强悍体力,除了换电池或充电以外,可以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无休连续工作的充沛精力,这样的装备数量,完全可以全面代替大型农业机械。
而在耕种管理和收获的精细程度上,高仿真人形机器人则会全面超越大型农业机械。而与大型农业机械相比,机器人对土地的碾压和作物的伤害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更是大型农业机械所望尘莫及的。
未来的农业机械化,必定是返璞归真,重新靠锄头和?头耕种的时代。最多再过二三十年,高仿真人形农用机器人就会大行其道,成为土地耕种管理的绝对主力!
立此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