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无眼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一家长怒怼老师称孩子睡不够,以后 [复制链接]

1#
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最近,一位上海某小学的家长火了。

这位家长一大早在群里怒怼老师,而原因是要求孩子睡到自然醒!

这位上海金山区家长称,自家孩子小,身体健康比较重要,以后所有的早读课都不上了。

话一出,老师都惊呆了,她说教书这么多年,还没听说过有家长不让孩子上早读课的,随即两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

家长又说,“作业什么的无所谓了,放抽屉好了,拿不拿做不做由我们自己。”

同时,这位家长的喜和恶还特别分明。

早读不上,但体育课,是一定要上的。

所以,这位家长又补充了:下午踢球还踢么?踢球的话我送孩子来踢球。

于是老师更怒了:

你这个算什么操作?踢球更加无所谓了,不用来。

紧接着,班主任也出来说话,让家长有什么问题私信沟通,不要在群里说,影响不好。

这一句话,更是彻底点燃了家长的战斗力,她马上开始了长篇大论的观点输出。

而目前的最新进度是,上海教育局已经给出了回应,并且已经和家长跟老师约谈,倾听家长们更多的心声。

同时这条博文下面,一半人支持家长:

一半人说,可以理性协商,不是一定要这么激烈地争吵。

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理性讨论。

同时,我们更应该追溯源头,找到这个家长的初衷——她其实就是想让孩子睡个好觉而已。

睡一个好觉,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睡眠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谷爱凌当时既拿到了冬奥金牌、又拿到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书,有人问她这么优秀的秘诀是什么?

谷爱凌直接说:

我妈妈每天都让我睡觉!睡觉!睡觉!

而且要睡够10个小时!

张文宏医生在当年的《开学第一课》中也曾强调了睡眠的重要性。

他指出:

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小学生要保证10小时睡眠,初中生保证9小时睡眠,高中生保证8小时睡眠。

为什么他这么说?

首先,科学实验证明,儿童的夜晚睡眠效率增加,身高水平也能增长。

人体睡眠时分泌的生长激素为清醒时的3倍多。生长激素的分泌在人体深睡1小时以后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晚上10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眠受到干扰,睡眠时间减短,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反过来,如果睡眠不足会怎么样?有大量实验向我们揭示了睡眠不足带来的危害,结果触目惊心:

严重影响学习能力

研究睡眠领域的专家马修·沃克曾做过这样一个睡眠剥夺实验:

志愿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个是睡眠组,能得到至少8小时的充分睡眠;一个是不眠组,被要求待在实验室,全程监控,不允许睡觉,也不能喝咖啡提神。

到了第二天,马修让所有志愿者学习和记忆了一些新的知识,并进行了考试;同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

结果发现,在睡眠被剥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将比充分睡眠的人差了40%!

导致记忆力、注意力和情绪问题

更可怕的是,睡眠不足的负面影响不是短期的。

去年11月,医院学者SkylarBrooks等人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睡眠不足对发育中的青少年大脑绝对是毁灭性的伤害,并可能导致日后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情绪问题。

在这项研究中,Brooks及团队一共收集了多名9至11岁青少年的睡眠情况,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收集了每个青少年静息时的大脑数据。

结果表明,当孩子长期存在睡得少、入睡难、睡眠质量差等情况时,他们大脑中除海马体外,丘脑、基底神经节、小脑及多个皮质区域也将出现功能网络的异常变化,由此可能导致多种认知过程的缺陷,比如注意力与记忆力的下降、情绪调节困难、自控力变差等。

对身体造成损伤

此外,睡眠不足除了给大脑带来损伤,对身体其他机能也有很大影响:很多疾病的发生与生物钟紊乱以及睡眠障碍显著相关,比如心血管疾病、癌症、II型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代谢性疾病、抑郁症、肥胖症等等。而缺乏睡眠甚至将导致人体内与免疫相关的很多基因发生畸变。

比如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曾研究了大量4岁和5岁的孩子,最后发现,睡眠时间更长的孩子,体重指数更加正常;睡眠时间短的孩子,则更加肥胖。

中国青少年,全体缺觉

但哪怕是是知道这种情况,中国学生的缺觉问题,依然还是太严重了。

中国睡眠研究会曾经发布过《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

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状况评分为67.14分,只是刚刚跨过及格线。

熬夜到23点入睡的学生,小学占18.2%,初中达46.3%,高中生更是占到了近9成。

也就是说,中国的青少年是“全体缺觉”的。

最卷的几个城市也出来了,谁能想到,最卷的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东部,而是西部啊。

上了初中以后,更是80%以上的孩子都睡不够了。

还有就是关于儿童睡眠质量的——居然只有18%的孩子觉得自己睡好了、睡够了。

研究人员从睡眠时长、睡眠障碍、醒后状态三个维度评估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状况,平均分值只有67.14分!

这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很差的分数。

为什么睡不好?

而白皮书显示,影响孩子睡眠不足的第一因素则是繁重的课业。

这个占比达到了67.3%。

其次,还有睡前接触3C产品,睡眠环境不佳,家长表率不好等等原因。

怎么办?这些问题似乎都指向一个解决方案——多睡觉。

想要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想要让孩子身体健康,首先还得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行。

那么,我们怎么做呢?

如何改善孩子的睡眠?

首先,先明确我们几点起几点睡。

曾经有一位美国小学老师在网络上分享了一份儿童睡眠时间表。

他详细地罗列了5-12岁孩子睡觉起床的对应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参考。

其次,要跟着官方的政策行动。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里,明确了3个“重要时间”。

①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②通知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

③晚上就寝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如果你觉得这个覆盖年龄还不够健全,那么可以看看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推荐的睡眠时间:

新生儿(0-3个月):睡眠时间每天14-17小时

婴儿(4-11个月):睡眠时间12-15小时

幼儿(1-2岁):睡眠时间11-14小时

学龄前儿童(3-5岁):睡眠时间10-13小时

学龄儿童(6-13岁):睡眠时间9-11小时

青少年(14-17岁):睡眠时间8-10小时

成人(18岁以上):睡眠时间7-9小时

同时,针对外在因素影响学生睡眠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还提出了3个“中断机制”。

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最后,除了听官方的话,我们还能怎样能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

第一,做好睡前准备

1、洗澡或足浴

入睡前90分钟洗澡或者泡个热水足浴。热水有助于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抑制交感神经系统,从而产生睡意。但不建议热水沐浴或者足浴后立即睡觉,此时神经系统仍然处于亢奋的状态,不利于入睡。需要经过90分钟左右,让体温下降,神经系统进入舒缓的状态,慢慢催发睡意。

2、创造环境

在床上85%的时间都要用来睡觉。不要让孩子养成在床上上网课、看视频、玩手机的习惯,最好做到一看见卧室的床就产生条件反射想睡觉。

同时注意调节卧室的温度。研究表明,房间温度在20—25摄氏度时,身体感觉最舒服,最适合入睡。

大脑对光线非常敏感,良好睡眠的秘诀之一是减少夜晚光线的摄入,特别注意要避免蓝光!所以,容易产生蓝光的手机或平板等电子产品,不要让孩子带上床。

大脑喜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