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孩子,因为上课不怎么专心,课堂作业也不爱做,老师就下了一个定论,说孩子“已经丧失学习积极性了”,伤心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是好,到网上来发问求助。说实话,这个判断真让我悚然一惊!一年级的孩子,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怎么就这么快给ta定性,下了断语呢?“已经丧失学习积极性了”,这个判断真的不能随便往孩子身上按啊!这个判断一下,老师、家长对孩子都会信心锐减。而孩子并不像成年人以为的那么迟钝,当ta敏感地意识到大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变化时,ta会变得心事重重,愁眉不展。不信,家长可以试着观察一段时间。但是一年级的孩子并不懂得知耻而后勇,ta只是觉得自己似乎不被大人们喜爱了,于是ta会有两种表现:一是做出一些吸引大人眼球的举动,而这些举动往往让ta显得更惹大人心烦;二是就此变得郁郁寡欢,胆小怯懦。一年级孩子上课不认真,是很正常的现象。六七岁的孩子,哪能长时间保持对一件事的专注呢?除非是让ta干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几个孩子一起捉迷藏、玩游戏,或者只是漫无目的的疯跑。但是所谓的上课认真,也不应该只是小学老师强调的“小手背背后”,除了老师吩咐,再不许做自己的事情。虽然说,习惯要从小养成,但孩子的天性仍然不能不顾及。告诉孩子在课堂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然后经常强化他们的纪律观念,其实就已经足够。至于ta在座位上动一动,时不时地分个心,也没有多大问题,老师稍微有点耐心,慢慢帮ta矫正就可以了。多动症的孩子另当别论。我亲戚家的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常常在上课当中拔腿就往教室外走,搞得老师和家长无法可想。后来及时干预,积极治疗,又留了一级,现在已经能坐得住了。一年级的孩子课堂作业不愿意做,要分清楚是不乐意还是根本不会孩子对学习上的事不感兴趣,往往真正的原因是ta不懂,能力达不到,其实ta一样有自尊心,也想参与到小伙伴们都会的事情当中去。但ta发现自己怎么也参与不了的时候,ta就对这事儿采取否定甚至反抗的态度了。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就此悲观,主动放弃孩子。而是要仔细查明孩子是不是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上面尚有缺陷,再往前查一查ta听不懂的原因,把这个症结解开了,后面的事迎刃而解。过程中需要家长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别人家的孩子跑得快,决不是就此放弃自己孩子的理由。先陪着孩子走起来,走顺了,走会了,ta也会跑起来,而且,还有弯道超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