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正在陷入一个尬尴的两难境地:治疗方案这么多,我应该怎么选?这个问题看似荒谬,但它却真实发生在等待治疗的癌症患者身上——究其原因,竟是这些年来我们的癌症治疗不断进步背上了“黑锅”。1飞速发展的癌症治疗水平却带来了难以抉择的治疗方案近几年,我们在癌症治疗领域的进展可谓有目共睹:更优异的化疗药物和放疗技术,更精准的靶向治疗,甚至于横空出世的免疫疗法,都将癌症这个“世纪难题”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治愈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以肺癌为例,EGFR靶点第二代、第三代药物横空出世;ALK、HER2、RET、MET等靶向药物百花齐放;横空出世的PD-1抗体彻底将肺癌引入“治愈”时代……五花八门的药物,带来了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案。每种方案都有它的优势,选择哪一种更好?是选择更有治愈潜力的PD-1抗体?还是有效率更高、疗效更稳妥的靶向药,还是说选择化疗联合PD-1抗体,争取最好的疗效?癌症治疗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化疗、放疗、靶向还是免疫都是可能获益的方案,不同的医生会给出不同的诊疗方案。作为患者的我们,应该如何选择?2迷茫!医院却得到不同的诊疗方案最近,咚咚肿瘤科的病友小Y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对小Y而言,最近一个月的时间可谓一场噩梦。61岁的父亲最近总是感觉全身乏力,并且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3月25日入院检查,3月30日经PET-CT检查初步诊断肺癌伴骨转移、淋巴转移。接着下来,全家人开始马不停蹄的开始给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4月7日,小Y的父亲进行了支气管镜,未见新生物。在支气管镜下取淋巴组织做病理,病理显示肺腺癌。确诊肺腺癌后,下一步马上进行了组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GFR20外显子突变,丰度7.48%。考虑到使用免疫治疗的方案,随后小Y的父亲还检测了PD-L1表达,结果为PD-L1阳性,表达50%。接下来,就是如何选择父亲的治疗方案了。为了给小Y父亲选择最佳方案,小Y首先咨询了医院、郑大一医院。因面临方案的分歧,随后又问诊了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得到的治疗方案却更让小Y迷茫:
医院、医院、郑大一附院意见一致:小Y父亲应该选择化疗联合PD-1单抗;
医院、医院呼吸科医生意见一致:首选贝伐+化疗,如果抵触或者无效的话可以选用奥希替尼;
医院意见是:肿瘤治疗方面,这是EGFR20号外显子少见的点突变,暂时没有针对的靶向药物,建议取组织白片做肺癌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有无靶点;若无靶向药物可用,因PD-L%,可考虑单药PD-1抗体帕博利珠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治疗;
医院的肺外科意见:紫杉醇+卡铂+贝伐,因PD-L1表达强阳性,可考虑加免疫治疗,化疗无效了再尝试靶向治疗。
五花八门的方案,让小Y家人难以抉择。每一位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都十分中肯,但方案却不尽相同。作为不懂癌症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更是两眼一抹黑。应该如何选择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案?这是癌症患者们正在面临的难题。3资深临床专家点评方案选择经过反复犹豫,小Y一家人选择了培美曲塞+卡铂+PD-1抗体帕博利珠单抗的联合治疗。目前已经开始首个疗程的治疗了,暂无相关的不良反应。但不仅仅是小Y一个人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对此,资深临床专家有一些建议:
首先,这位患者有EGFR突变,但不是常见的19外显子缺失或者LR,而是罕见的20外显子RC点突变,临床意义不明确,可能是一个耐药突变,使用靶向药的证据不足,谨慎使用。
其次,患者PD-L1表达高达50%,更应该考虑免疫治疗。基于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可以考虑PD-1抗体+化疗,或者单独PD-1抗体。至于选择哪种PD-1/PD-L1抗体,需要看经济情况。在这一领域,K药是最先获批并在国内上市的,全球使用人数应该最多,同时国产PD-1最近也先后公布了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肺癌的三期数据,估计很快也能获批上市。
最后,患者家属咨询了医院的医生,希望给家人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案,最后却陷入“选择恐惧症“。在就医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很普遍。
医院的不同建议,原因有很多,需要提醒大家一点,晚期患者还是要咨询内科医生而不是外科医生的意见,或者进行多学科会诊,考虑各科室的意见。肿瘤医生都有自己的专长,在某一个方向是权威,而不是对所有问题都是专家。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