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无眼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血压病,常法治之无效,从阳明治,效果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在线诊室         http://www.zggylt.com/

《医林误案》为陕西中医贺学泽老先生整理撰写,老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全书收集了多例临床失治误治的案例,中医的医案是后人学习的重点,但是历来医案多记录治疗有效案例,价值非常高,为后人治疗疾病提供了思路和治疗方法,但是失治误治病案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毕竟再高明的医生也是有治不好的疾病以及失手的治疗案例,也可以为后人临床上治疗疾病时,敲响警钟。(PS:可惜此书年再版后,目前市面上较少,京东上倒是有电子书可以一看)

今天学习用高血压的误治案一则,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中医通常就是平肝潜阳、滋阴息风、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但是临床患者证情多变,有时治疗时难免直接套方使用,但是效果不好时,一定要再次细致地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再更改治疗方法,不可一头南墙撞到底,或说中医无效。

高血压,错辨脏腑经络

曾治刘某,男,54岁。患高血压已3年,血压波动在~/~mmHg,曾屡用降压药物无效。于年2月延余诊治。症见面红目赤,头痛脑胀,眼痛鼻干,常呕苦水,心烦失眠,胸膈闷乱,尿赤便秘,口中干苦,舌质略红,苔白*干,脉弦而滑。

余初断为肝阳上亢,兼挟痰火,治用羚羊钩藤汤加*芩、天竺*,连服5剂而不应,又进5剂仍无进退,血压仍高。

细审病症,头胀痛在前额,连及眉棱,口干欲饮冷水,胸脘热闷,脉弦滑有力。余再三深思之:夫前额眉棱,目痛鼻干,均属阳明经之病。阳明者胃腑与大肠也。胃火上蒸,故头痛且胀,目痛鼻干,面红目赤;胃气上逆则呕吐苦水;胃热内郁,腑气不行,见胸脘热闷,渴饮冷水,便秘尿赤;热扰心神,则心烦失眠;舌质红,苔白*干,脉弦滑有力,乃阳明热盛之明证。不清降阳明,徒泄厥阴,治不得法,何能见效?乃改用清泄阳明为治,因其久病体虚,宜少佐扶正之品,以人参白虎汤加味。

处方:石膏50g,知母15g,甘草5g,淮牛膝30g,皮尾参10g,制大*10g,麦冬10g,淡竹叶10g,葛根10g,竹茹10g,粳米一撮。服3剂。

药后大便畅行,诸症见减,血压下降。守原方略加更改,继进2剂,诸症均除,二便调和,血压/80mmHg。唯舌红少苔,口中略干,脉转细数,改用养阴益胃法调治收功。

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临床以肝阳上亢为多见,但不可一见高血压,便认为肝阳上亢。从病理本质讲,肝阳上亢是因肝肾阴虚,阴不配阳,阳热上亢之本虚标实证。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常可见眩晕头痛,腰膝酸软,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苔薄,脉弦细而数等症,本案患者见证与此显然不同。患者面红目赤而疼,头痛脑胀,口中干苦,常呕苦水,心烦尿赤,舌红脉弦等症,从肝火亢盛解,可以讲得通,从阳明经热盛也可讲得通。但其头胀痛在前额,连及眉棱,脘闷热,口干欲饮冷水,便秘等则表明病在阳明胃经,可与足厥阴肝经病相鉴别。

喻嘉言谓:“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此绝非过甚之辞。有些医者错误地认为,经络学说乃针灸治疗的理论指导,与中药治疗关系不大,此不知药物对脏腑经络有选择性作用,即归经理论。

同为寒性药物,胆草泻肝火,石膏清里热,古人所谓“凉此不凉彼”之说,不容置疑。《灵枢·经别》中指出:“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因此,经络学说,在中医各科临床中均轻视不得。

看黑板划重点:

临床治疗疾病,学习前辈们治疗某些疾病的常规经验确实可以加强效果,但是不可过于呆板,经验方的使用也是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如本文对高血压病治疗,通常是平肝潜阳,滋阴息风,清化痰热等,但是出现其他表现,切不可忽略,而强行以常法治之。

(PS: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大家转发点赞)

文章内容摘自《医林误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贺学泽。编辑/校对/小丸子她爹。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联系。

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临床疗效?学习印会河老先生略谈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到抓主症

肾虚腰痛不举,印会河老先生自制补肾强腰方助人恢复强劲腰力

总结失误诊疗经验的中医医案非常重要——学习前辈误用*柏致疝气

失误诊疗中医医案-青年外感寒包火,两剂大青龙下去,过汗亡阳而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