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热映的一部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让无数人看得泪流满面,更被中媒称作“眼泪收割机”,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影片讲述的是一位12岁小男孩赞恩的故事,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衣食堪忧,父母却还在不停地生孩子。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不仅要照顾弟弟妹妹们,还要努力工作,赚钱补贴家用,甚至帮助母亲一起贩卖毒品。因为家中孩子众多,又都是黑户,他从来都没有上过学。当他最疼爱的妹妹萨哈因为来了例假,被父母强行送给了房东的儿子做“童养媳”时,他彻底对父母失望,选择了离家出走。他流浪在外期间,被一位清洁工阿姨带回了家,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也亲眼目睹了整个下层社会人的疾苦与艰辛。当他走投无路,回家想要拿走身份证件偷渡他国时,却听到妹妹因生孩子难产死亡的消息。他愤恨之余拿刀捅向了房东的儿子。入狱后,母亲来探视他,告诉他失去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自己又怀孕了。赞恩觉着很恶心,冷冷地对母亲说道:“你太无情了,不要再来看我了。”在他参加的一档热线访谈节目中,他更是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无比震惊的话语:“我要控诉父母生下我。我想让那些无法养活孩子的父母,不要生下孩子。”而父母却不以为然,还在法院上千方百计的狡辩。他们却不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不仅仅是给了他生命,就要受到感激。在孩子看来生了他,却不能好好地养育他,还不如不生。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有爱、有安全感的家庭,而不是父母无节制的生育,让他们整日处在担惊受怕、食不果腹的境地。如果有选择,他们宁愿从没来过这个世界上。“生而不养”,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2还记得年那个红遍网络的“杀鱼弟”吗?当他8年后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角里时,却是服毒自杀躺在冰冷的病床上。“杀鱼弟”孟凡森因家境贫寒,早早地就辍学在家帮父母卖鱼。出名后,也得到过热心人士的帮助,重返学校读书。但父亲却认为读书没有用,还不如卖鱼赚钱来得实在,于是“杀鱼弟”又回到家中继续帮父母打理鱼摊。父亲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就会打骂他,最为严重的一次差点把他的眼球打出来。“杀鱼弟”小小年纪就背负着家庭的重担,每天超负荷的工作,身边更没有一个像样的朋友。叛逆期的他经常和父母发生争吵,最后走向了极端。父母生而不养,只是把孩子当成了帮他赚钱的工具,这样父母真的太自私了。还有一些父母更为可恶,生下孩子后,根本不管孩子的死活,只在乎自己的快乐,其实这样的父母就等同于“谋杀”。年11月,台湾就曾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件,引起无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