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才能重新出发,别做情绪的奴隶。
上周咨询室有来访者自述他在公司里越来越不顺心,业绩惨淡同事关系让人压抑,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难过,情绪已经崩溃到极点。
我们聊了很久,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半年以前,他就萌生了辞职的想法。这种想法藏在在心里,损耗了他的内在能量,但他全然不知。
一、辞职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念头
很多人想不通,在公司过得不顺心难道不应该走人吗?说的没错,一份工作如果做不下去了,那就必然要换条路走。
但很多人是这样做的:辞职的想法早就有了,到底什么时候把辞呈拍在老板桌上,还没想好。
殊不知,这种在心里悄悄滋生的辞职想法,会让人陷入内耗的恶性循环中。因为这种想法,会成为你在工作中甚至生活中懈怠、懒惰的借口:
“今天任务没完成,没事,反正也要不干了;开会没认真听,没事,反正都要走人了。”这个借口,会让人越来越拖延,越来越不思进取,因为所有的不如意、不顺心最终都被归结于“不想干了”。
二、心理学破窗效应:别让蚁穴,击溃你的千里之堤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破窗效应,意思是当一个屋子的窗户有一个是破的时候,那么剩下的窗户也很快会被破坏,因为破坏者会觉得反正都是不完整的,再打碎一个也无妨。
正如人们常说的破罐子破摔的原理一样,之所以摔它是因为它本来就坏了。同理,我们观察到一个一尘不染的街道,不会有人随意丢弃废物,而一个满是脏污的街道上,没有人会为再给它添些垃圾而觉得不妥。
之所以说一旦有了辞职的想法人就会开始不顺,就是因为这种想法就像那扇破窗,如果你不及时修缮它,心里的破窗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人只会越来越松散。
三、长时间的犹豫迷茫会让人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自卑
职场的不顺意是很常见的,一旦觉得此时的环境不如意,那么就要想清楚两件事:一个是想想这个工作到底值不值得继续做,一个是想想如果这份工作我必须干,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不如意。
也就是说,干还是不干这件事,必须马上做出决断,否则你就会整天陷入迷茫,根本不可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疲劳,自信和动力也会消磨殆尽,百害而无一利。
在心理学中,环境与遭遇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认知,当人长时间陷入一种失望、无助、拖延的状态后,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没有自信。
就好像陷入了一个井里,周围都是压抑、懒惰、无助、自责的负面情绪,怎么也走不出来,从而心态越来越差直到崩溃,无法前行。最终结果是不仅没有辞职,工作越来越糟心。
而此时,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一点,学会了果断,叫停自己的无休止内耗,就好像会有一根绳子从天上落下,把你从枯井里救上来。
结语: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实力和眼下的生活不允许你随意跳槽,那么你应该告诉自己接受现实,把“心放下来,踏实一点诚恳一点,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内耗和负面情绪。
从心出发,才能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