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容一个人没有识人之明,经常看错人时,人们常会用“有眼无珠”这个成语。话糙理不糙,用有眼无珠来形容一个人,虽然很不好听,甚至在有的人看来,相当于就是在骂人了,但如果抛开感性因素,这个形容还是比较贴切的,而如果在识人上有这种“有眼无珠”的表现,那就注定会犯下大错。其实,在识人上有眼无珠的人,并不难看出来,甚至可以说一看便知,具体而言,有眼无珠的人,在识人上往往会犯以下五个错;而想真正看准一个人,这五个“错”就要少犯,越早明白越好。
一、从众心理
识人上的从众心理,就是以他人的观点为标准来判断和评价一个人,靠“别人都是这么说他的”“大家对他的看法都一样呀”来得出结论,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判断,没有通过实践去观察对方。虽然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在识人上,还是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要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否则,就容易犯有眼无珠的识人错误。
二、以我为主
以我为主,就是完全以自己的个人好恶或者对自己是否有利去识别一个人,和自己气味相投的、对自己有利的还有逢迎自己的,就大加赞扬;否则的话,就各种看不惯,看不顺眼,极力贬低一个人,甚至是脱离现实的贬低一个人。以我为主这种识人的方法全凭个人好恶,脱离了客观实际,自然也就容易犯有眼无珠的错误。
三、识人唯亲
管理学中有“用人唯亲”的说法,而在识人上,很多人也容易犯这种错误,也就是全凭关系好坏识人,和自己关系近、感情好的,就常常加以肯定和维护,而不管此人是不是有什么缺点,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而对关系远、感情浅的,则先入为主地认为对方不对,认为对方不好。识人唯亲是一种过于感性的、容易产生偏见的做法,也很容易让你看错一个人。
四、错误反衬
错误反衬,就是在看一个人时,喜欢拿别人的优点、长处和这个人缺点、短处相比,越比,就越觉得这个人一无是处,越比,就越容易对这个人产生苛刻的、偏激的、错误的看法,完全看不到人家的长处。比如,有些大龄男女,之所以迟迟不能结束单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遇到一个对象,总是和自己理想的对象相比,一比之下,首先就是看到了对方的短处和缺点,自然就不愿意与对方进一步谈下去了。
五、折中主义
折中主义也是识人上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单方面、想当然地认识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看起来都是相似的,都是芸芸众生中的凡夫俗子,太过出色的鹤立鸡群之人,相对来说永远都是少数。于是,有些人在识人时,就容易搞折中主义,在看一个人时,不愿思考,还显得漫不经心,很轻率地就对一个人做出轮廓模糊的、和他人差不多的大致评价,然后就不愿意再深入,像这样识人的话,也常常会犯有眼无珠的错误。(百家号独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