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2/26 15:15:00
这些年到黔东南侗寨采风,也拍了许多侗寨鼓楼的片子。空闲时我开始整理这些片子,看到那些独特、美丽的鼓楼,突然生起个想法,拍它座不同风格的鼓楼,做一个关于侗乡鼓楼的专辑。于是我开始查找资料,看看贵州鼓楼的分布地点。贵州鼓楼多分布于黎平、从江、榕江等侗族居聚的地区。这里的绝大多数村寨都有鼓楼。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有侗寨必有鼓楼。鼓楼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既是侗族同胞议事的会堂,也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侗族同胞的重大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同时鼓楼还是侗族村寨吉祥富有、团结兴旺的象征和标志。因此,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侗族文化也可称为鼓楼文化。鼓楼侗语叫“堂卡”或“堂瓦”。是由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自建而成,没有图纸,所有的数百根梁、柱的尺寸都是自己计算出来的,布置风格各异。全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都采用木榫栓接。侗族人独特的手艺被世人称奇。鼓楼分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即四根主柱十二根衬柱;独柱即由一根中柱支撑,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底层四根衬柱。不论何种建筑形式,其顶层均置放齐心鼓,故人们鼓称之为鼓楼。鼓楼楼檐层数为奇数,不管层次多少,均高于民居。楼檐一般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由一根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套上陶瓷宝珠,呈葫芦型,犹如落尖,凌空而立。顶盖多为伞型,有四角、六角、八角之分。中部为层层叠楼,外观形似宝塔。每层的方角均为翘角,并雕塑禽兽,古今人物,神形兼备,栩栩如生。翘角层层叠叠,重棺而上。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极为壮观。底部多是正方形,中间是一个或方或圆的大火塘,四周有宽大结实的长凳,供人歇坐。目前全国现存鼓楼余座,其中黎平就有鼓楼座,因此黎平又号称鼓楼之乡。在贵州侗乡鼓楼中,比较著名的有黎平述洞鼓楼、从江增冲鼓楼、高仟鼓楼、宰俄鼓楼。分别有两至三百多年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黎平述洞鼓楼,以一根中心柱直贯顶端,承受整座鼓楼的主要压力。历经近年的风雨,是整个侗族地区现存的唯一的最早的鼓楼雏形,被誉为鼓楼之宗。侗乡的鼓楼给你美的享受。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也会见到,一些鼓楼年久失修,急于拯救,一些鼓楼夹杂在民居中,周边显得杂乱无章,这些都影响观瞻欣赏,应该引起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