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岁月如梭,到今天为止,当了快30年眼科医生了。由于我既做白内障手术,又做眼底病手术,还做各种各样的眼科疑难杂症手术,所以这样算起来,应该至少做了几万例手术吧。在这几万例的眼睛手术中,由于大部分的眼睛大小等各方面都差不多,所以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但是在他们之中有一位女士的独眼、小眼睛白内障伴先天性眼球震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很多人会认为白内障就是一个小手术,很容易很好做,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白内障手术操作空间非常小,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所以真正能够做好白内障手术的医生并不多,尤其是能够处理各种各样白内障并发症的医生就是凤毛麟角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白内障手术中的硬骨头吧。
那是年夏天的一个早上,一位看起来40多岁的中年女士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了我的诊室(由于病例资料在搬家时遗失了,所以具体姓名也忘记了,只记得她的眼睛),它看起来的面貌很奇怪,人比较瘦,双眼小、凹陷及迷茫。当我看到她这样的外表时就下意识地认识到她可能有先天异常。她坐下来以后用哀求的语气断断续续地跟我说,“李教授,我从小眼睛就不好,左眼呢,因为十多年以前发生视网膜脱离,做了手术以后就看不见了。右眼本来可以看最大的那个字母,但是从三年以前开始,右眼视力也开始慢慢下降,并且感觉到日常生活都越来越困难了,就跑到广州、北京、上海医院,但是大家都说我这个眼睛是先天异常,不仅有眼球震颤,而且眼睛发育太小,还是独眼,他们都说手术难度非常大、风险非常高,我就是请他们把死马当活马医,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冒风险给我做手术,我现在基本上连走路都看不见了。后来我的家人在网络上查到了李教授应该是能治疗我的病,所以我就特别来找你,希望你能够把我这个眼睛治好,恢复到三年以前的状态”。
我就问了她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眼睛的情况,她说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的眼睛都挺好,身体也好,没有什么毛病,就她一个人运气不好,眼睛从小就不好。我又追问她的父母亲是不是近亲结婚?她说是的,她的爸爸妈妈是表兄妹。这个时候我就知道了她的眼睛是近亲结婚导致的先天畸形。
接下来我对她的眼睛进行了详细的彻底检查,发现她的双眼不停地上下乱转,右眼视力只有指数30公分,矫正也不提高,右眼球小(前后径只有17.5mm),角膜也小,虹膜瞳孔发育不良(均有残膜),瞳孔很大,晶状体也小而且浑浊。左眼已经完全萎缩,没救了。从眼科手术的角度来讲,这个手术难度肯定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就跟他们说,我说像你这样的眼睛手术是可以考虑做的,但是确实手术风险非常大,希望你自己和家里人心里有数,因为这个眼睛如果手术以后不好了,就会变成跟左眼一样,看不见了。
她说她也看了那么多地方了,到我这里就是最后一站了,因为他们说在网络上看到我做过的两例岁白内障都成功了,所以他们就特别信任我,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也要赌一把。“因为在其他地方看过的医生,要求他们死马当活马医都不敢给她做,所以到这里就是最后一站了,一定要请李教授帮忙,了却我老婆的最后心愿。我们有思想准备,手术以后万一看不见了,也不怪您。因为我们知道,一方面,我老婆的眼睛非常复杂,另一方面她现在也看不见啊”。他老公也在旁边不停地哀求着我。我想到他们医院,同时又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认识,对手术以后的期望值也只有合理的要求,并且能够接受手术以后视力丧失的后果,再看着她是一个先天异常,一辈子视力都不好,目前右眼还是有希望救回来的好眼,一旦我也放弃不救她的话,那么她将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其艰难可想而知,生命对于她太过残忍,所以我不忍心看着她再这样继续生活在黑暗之中,就横下一条心:做。
我们做白内障手术一般都是做表面麻醉,不需要打麻醉针的,但是这个病人我还给她打了球后麻醉,但是即使是打了球后麻醉以后还是控制不住这个眼球继续乱动。一方面由于眼球动得很厉害,这样手术操作起来难度确实非常大;另一方面,她的整个眼睛是小的,手术器械放进去的话,感觉把整个眼球充满了,非常不好操作。值得庆幸的是手术过程中患者倒是很配合,因为她也知道这是她最后的希望。在提心吊胆的过程当中,前前后后差不多做了20多分钟(一般情况下白内障手术不超过10分钟)把所有白内障拿完,接着植入一枚人工晶体,最后手术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手术结束的时候,我满身都是大汗淋漓,手脚都软了。这是我做手术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的异常情况!
第二天早上查房,视力就恢复到了0.1,他们一家人非常、非常开心,称我是他们的救眼恩人。
手术以后一个月来复查的时候视力恢复到了0.2,超过了年轻时最好视力。再次令我意外的是,她把她的先天失明的女儿也带来了,因为她以前没有说过还有这样一个女儿。这个8岁的女儿,除了个子比她妈妈矮以外,其他长得跟她妈一模一样,特别是又是一个小眼睛,眼球不停地乱动,又把我吓了一跳。检查发现视力只有眼前手动,双眼虹膜中央没有圆形的瞳孔,看不到后面有没有白内障等其他问题。他们一家人又哀求我给他们女儿做手术。我也知道,对于这个小姑娘来说,手术是唯一选择,再加上我已经有她妈妈手术成功的经验,我的压力反过来小很多了。后来我在全麻下给这个小姑娘做了一个人造瞳孔,因为她没有白内障,保留了自己的晶状体,手术以后视力就会慢慢地提高了。
虽然她的手术到现在差不多过去了6年的时光,但是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手术时我的助手还提醒我说“主任你好像有点发抖”,可见手术难度应该超过了我做过的5例岁白内障(其中2例岁),因为我多岁白内障手术时助手也没有提醒我说主任你有一点发抖啦。目前这个手术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播放量超过了14万。一方面,每当我遇各种各样眼科疑难杂症时又会不自觉地想到她的眼睛,并把她的眼睛当成眼科疑难杂症病例的参照物提醒着我,一定要非常小心谨慎;另一方面,有治疗这样极复杂病例的经验,鼓励我不畏艰难险阻,继续前行,竭尽全力地挽救他更多患者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