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13 20:06:00
在看到《小欢喜》这部电视剧的名字时,本以为是一个喜剧类型的,毕竟名字不食人间烟火,看起来可能比较搞笑吧!现在的人哪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小雀跃都嫌少,别提欢喜了。随着剧情发展,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剧中人物,好像都没有欢喜起来,尤其是英子。英子有次考试得了第二,想要申请休息下,妈妈说: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瞬间炸裂无数学渣的眼球,考第二不该高兴?那倒数第一的同学,应该有很多获奖感言想要发表了。▋拉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但不一定是打击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人际期望效应,说的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它是通过权威性谎言来判断一个人的后天发展状况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共同做的一个实验。他们抽取了一个学校中的几名学生,并且做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把学生的名单整理给校长和老师,并且叮嘱他们要对结果保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后,这些孩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其实,所谓的名单和测试都是假的,只是老师在得知这些同学未来可能会有很大成就后,就会加倍留意并且给予肯定和帮助。所以,孩子才会有了这样显著的变化。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鼓励式教育的重要性。作家陈丹青曾说,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而《小欢喜》中,英子的妈妈,则是用错了教育方式,英子说,在我进入高三以后,您经常是打一竿子,给一个甜枣,您能不能不要再这样变了啊!孩子的内心承受不住这样间断式的教育。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成绩,理应得到尊重,但家长却常常因为一些外在因素,而急于否定,这样对孩子来说,不公平。拉高了对孩子的期待值,却又强势打击,让其无所适从。▋打击式教育对孩子有哪些影响?不论哪种教育模式,都应当以尊重为前提。我们的孩子把父母的言行当作真理一样信奉,过多的指责和打击,会让他不断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1、心灵的创伤经常打击孩子,会让他内心受挫,增加其心理上的负荷。还可能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膨胀,因此而很难平衡。那么孩子就不能批评了吗?不是的,挫折教育可以有,但要用在合适的时机,才能增强孩子的心理防御能力,且需要掌握好力度,不能重创孩子。2、摧毁自信心很多成绩好的孩子,反而不如成绩一般的自信。比如方一凡和英子,就是很好的例子。方一凡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可以说很差,但却可以鼓励英子,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给她一个拥抱。对孩子的打击式教育,很容易摧毁其自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父母都不认可我,成绩再好有什么用呢?在一期《少年说》中,有孩子被批评:因为成绩差所以没资格出去玩。可她好不容易把成绩搞上去,父母也看不到和听不到。这种无声的打压,让孩子的自信心被一步步摧毁。3、紧张的亲子关系我曾接到过不少父母的留言,大都是说,孩子不听话,越长大越叛逆,感觉和孩子有距离等等。但这些,说到底是缺乏沟通,归其缘由是打压式教育的祸端。家长常常打击孩子,他怎么会跟你敞开心扉呢?为什么要跟你分享他的事情呢?我的妈妈曾经也是这样的一位家长,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