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医院接诊了一名8岁左眼失明的孩子,经医生检查询问,发现致使孩子失明的东西每家都有!
据家长所说,从她发觉孩子眼睛进了东西,医院,仅仅过了20分钟,在这20分钟内孩子的眼珠居然被“融化”了……
那这个“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如何毁掉男孩眼睛的呢?
人民资讯《仅20分钟!8岁男童眼球被完全溶解,终身失明》-9-16
年的一天,8岁的可可期中考试考得挺好,放学后就跟妈妈去超市了,买了好多自己爱吃的零食,开开心心地拿回家了。
回到家后,妈妈赶忙到厨房去做晚饭,可可则在客厅里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动画片,过了十多分钟,突然“砰”的一下,可可的惨叫声就从客厅传了出来。
妈妈赶忙跑出来一看,可可倒在地上,大声哭嚎着,在地上痛苦地翻滚,双手捂着眼睛,地面上满是水迹,一个炸得变了形的饮料瓶在地上滚着。
见到这样的情形,可可妈赶忙凑上前去查看孩子的眼睛,这一瞧可不得了,可可的右眼满是鲜血,模糊一片,根本睁不开了。来不及多想,可可妈马上背起可可飞跑下楼,拦医院赶去。
到医院后经医生检查,可可的右眼被碱性液体侵蚀,整个眼球都被腐蚀溶化了,任何医疗手段都无法挽救,终生失明。
人民网《20分钟!孩子眼珠被溶解!你家可能也有,务必注意》-8-15
可可妈听到医生那如惊雷般的话后,瘫倒在地,望着儿子的惨状,连哭的力气都没了。
她怎么也想不到,医院就医,这20多分钟里,儿子的右眼就彻底毁了!
之后,医生问可可是怎么受伤的,孩子回想起来,当时自己正在吃零食,突然瞧见包装袋里还有个小包装袋,因为好奇就拿出来摆弄。
先嗅了嗅,然后出于好奇撕开包装,将里面的东西倒进盛水的塑料瓶里。
没料到刚放进去就爆炸了,可可那会儿感觉有东西掉进右眼,灼烧得剧痛,随后眼睛就失明了。
那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了解到,可可所说的“小包装袋”就是干燥剂,它能保证食物吸湿、干燥,成本非常低。现在干燥剂已经是食品包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特别是在一些零食的包装里。
然而干燥剂看起来毫不起眼,却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简直就是孩子身边的“定时炸弹”,这是为何呢?
在市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的食品干燥剂有生石灰干燥剂、硅胶干燥剂和蒙脱石干燥剂这几种。
我们接触得比较多的干燥剂有生石灰和硅胶干燥剂这两种,其中生石灰干燥剂更容易意外爆炸,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相关食品科学专家表示,这种生石灰干燥剂主成分是氧化钙,它的特性为遇水就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
食品包装袋里水分少的话,干燥剂通常不会有啥变化。
可要是将其放在盛有水的塑料瓶里,生石灰跟水一接触就会生成氢氧化钙,在塑料瓶这个密闭空间中空气会迅速膨胀,耐压能力承受不住的塑料瓶便会爆炸。
生石灰和水混合后的液体呈碱性,腐蚀性很强,一旦随着爆炸溅到人的身上,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种碱性液体堪称眼睛的天敌,它能腐蚀、溶解眼角膜,带来近乎“致命”的伤害。
所以,我们每个家庭的家长都得提高警觉,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干燥剂后就马上安全地处理掉。
绝不能让孩子接触这类食品干燥剂,特别不能拿来把玩,更不能让其遇水发生化学反应,否则一旦出现意外,追悔莫及。
那么,身为家长,要怎样教育自家小朋友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会他们识别危险极为重要。
事实表明,危险就在身旁,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事物或者信息,都有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可能。
所以,家长们得把自身看到的、听到的以及经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传达给自家孩子,使他们具备基本的判断力。
例如,把生活里常见的各类物品,像日用品、危险品、工具之类的列举出来,告诉孩子使用的方法、有没有危险以及怎样避免危险。
带孩子观看日常小实验,像那些基础的化学实验时,得让孩子了解水碰到石灰会发生什么,火遇上油会出现什么状况。
这些实验,既能让孩子形成辨别能力,又能拓宽眼界、增添兴趣,这是件一箭双雕的好事。
带孩子参观社会上的安全机构时,得让孩子明白,要是迷路了该咋应对,有陌生人来搭话又该咋处理,从而提升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可别“无知者无畏”地啥事儿都去尝试。
教育孩子识别危险,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得长期坚持。
有目的地教育孩子,会极大减少孩子遭遇危险的可能性,要是真出现难以预料的意外,经过长时间的培育教导,孩子面对危险时,也能镇定、自如地保护自己。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里,除了“干燥剂”,还有不少毫不起眼的小物件,它们或许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健康。
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那除了干燥剂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容易被人忽略,可危害性又很大的东西呢?
磁力珠、纽扣电池之类的东西,在日常生活里随处都能见到,必须重视起来。
磁力珠这种玩具是由一颗颗小钢珠串连而成的,磁性很强。
孩子们玩耍时要是误吞了它,体内胃肠壁受磁力影响就会损害胃器官。
荔枝资讯《女童吞食上百颗磁力珠》-6-16
年6月的一天,江苏有个3岁小女孩不小心吞下了上百颗磁力珠,之后就有呕吐、肚子疼之类的症状。
送医检查后发现,女童肠道里的磁力珠密密麻麻的,像鱼籽一样多。
磁力珠数量众多,在胃肠道里特别容易造成组织坏死或者穿孔,全力抢救后才转危为安。
纽扣电池特别小,通常用在手表、玩具车之类的东西上,它的大小跟裤子纽扣相近,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
要是孩子不小心吞了这种小物件,电池本身具有的腐蚀性会给孩子的肠胃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害。
光明网-10-22报道,男童误吞纽扣电池,电池腐蚀肠道造成肠穿孔,差点要了男童的命。
年,武汉有个3岁的小男孩辰辰,大半夜的,辰辰突然在睡梦中哭着醒来,冲着奶奶一个劲儿地喊肚子疼。
奶奶医院就医,经诊断是肠穿孔,这时辰辰已经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随后,辰辰被紧急医院,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辰辰得了弥漫性腹膜炎,还引发了脓毒症休克,肚子里有颗黄豆般大小的异物。
紧急手术后,一颗直径1.1厘米、厚度0.5厘米的纽扣电池从腹中被取出。
电池外观焦黑且完全被腐蚀,进入肠道后,会被肠道黏膜夹住从而发生反应,造成电池短路,带来肠道电灼伤、小肠穿孔等危害。
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家长朋友们在日常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多一点细心、耐心去养育孩子就好了,愿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