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智美圈”,专注美容整形
学习,从“智美圈”开始
在要求行重睑成形术的患者中,常常会遇到上睑下垂的患者。有些程度较轻的上睑下垂,术前易被忽视,行重睑成形术后效果往往较差,由此还可能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纠纷,故在术前检查时要特别注意。
上睑下垂患者行重睑术后,睑裂宽度增加,可形成明亮、美观的眼型。特别是东方人中,行上脸下垂矫正术的同时还可行重睑成形术,以求更加完美的手术效果。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矫正上睑下垂,还要使双侧重睑大小适当、左右对称。行上睑下垂矫正术同时行重睑成形术时,为获得清晰术野,应采用切开法,以充分显示上脸解剖结构,其中改良的Fernandez法可获得良好效果(图9-1~图9-2)。
图9-1儿童患者的上睑提肌腱膜手术和重睑成形术步骤
左上:5-0或6-0尼龙线将腱膜固定至睑板;右上:用7-0尼龙线将肌肉瓣的末端缝合至切口下唇真皮层以形成重睑;左下:下部皮瓣固定至肌肉瓣;右下:7-0尼龙线缝合皮肤
图9-2成人患者的上睑提肌腱膜手术和重睑成形术
左:暴露并夹起腱膜;右:用5-0尼龙线将腱膜固定至睑板,用7-0尼龙线将肌肉瓣的末端缝合至切口下唇真皮层以形成重脸
一、上睑提肌短缩术和重睑成形术●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并确认上睑下垂程度,测定上睑提肌功能,检查有无Bell现象、MarcusGunn现象,并行弱视、斜视、角膜知觉等眼科检查。
对于同时行上睑下垂矫正术和重睑成形术的患者,单侧重度上睑下垂应使患侧重睑皱褶宽度稍小于健侧。原则上矫正后应使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或比角膜缘低1mm处。
二、利用额肌的重睑成形术●对上睑提肌功能极差的患者可以采用额肌瓣或额肌筋膜瓣,眼轮匝肌瓣等。利用额肌的重睑成形术是将眼睑真皮与固定在睑板上缘的额肌、眼轮匝肌、额肌筋膜等缝合形成重睑。
单侧上睑下垂较重时,应使患侧重睑宽度稍小于健侧。但对于两侧应相差多少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议,文献记载也不多。上睑下垂的程度越重,初次做出的重睑宽度会逐渐增大,故要根据上睑下垂的程度来调整重睑宽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图9-3~图9-8为手术示例。
图9-3不对称性双侧上睑下垂。上睑提肌动度左侧为6mm,右侧为7mm(6岁,女性)
上:术前像;下:双侧上睑提肌缩短术后12个月
图9-4右侧中度上睑下垂。上睑提肌功能右侧为5mm(6岁,男性)
左:术前像;右:Sayoc法行左侧重睑成形术后5个月,右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l年。术后像显示右侧上睑下垂复发导致的轻度上睑下垂
图9-5单侧上睑下垂实例左:术前:右:术后
图9-6单侧上睑下垂患者的重睑成形术左上:15岁,女性右侧轻度上睑下垂术前;右上:右眼行上睑提肌缩短术,左侧眼同时行皮肤-睑板固定术后3d;左下:术后6天;右下:术后3个月
图9-7患者为21岁,女性,先天性上睑下垂。3年前两次行右侧上睑提肌缩短术左上:术前;右上:术后7d。该患病史较长,上睑下垂复发,重睑皱褶过高,尽管存在中度的眼睑肿胀仍可发现明显的双侧重睑皱褶不对称。左下:矫正术后3个月;右下:矫正术后12个月。矫正效果显著
图9-8双侧上睑下垂患者的重睑成形术
该患的MRD(睑反射距离)为右眼2mm和左眼1mm;睑裂垂直高度为右眼9mm和左眼8mm;上睑提肌动度为右眼12mm和左眼10mm;Bell现象正常;左侧上睑提肌腱膜前徒4mm,右侧行睑板固定术。左:术前;右:术后
重睑成形术的并发症
无论是埋线法还是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均有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图10-1)。重睑成形术并发症如下。
图10-1重睑成形术的并发症
一、重睑皱褶过浅或消失(图10-2,图10-3)由缝线连接的上睑提肌和皮肤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连接状态,导致重睑皱褶消失。几乎所有的重睑成形术术后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皱褶消失倾向。其中以埋线法发生概率最大。缝扎法也会出现,但较少见。缝线结扎过紧,可导致缝线埋人过深,上睑提肌力量无法传递到真皮,结扎过松也会使力量无法传递,均可导致皱褶消失。所以缝线结扎时力量要适当,以维持一定的张力。另外,血肿及肿胀、化妆时压迫、上睑脂肪过多、线结节脱落、上睑过厚、上睑提肌力量减弱、眼球凹陷过重、蒙古型皱褶等均可引起皱褶消失。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可因眼睑解剖构造和术者经验、方法等不同而出现不同并发症。
图10-2重睑皱褶的消失伴下垂
图10-3重睑皱褶变浅、消失
二、两侧重睑不对称(图10-4~图10-7)设计经验较少时可借助尺或测径器等工具来设计对称的重睑线。如果术中发现两侧重睑不对称,主要原因是术前即存在不对称或者设计不对称或手术操作有误等。一定要找到原因并妥善解决后,才能结束手术。如上睑下垂等,术前双侧已经存在差异时易出现这一并发症,故一定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图10-4术后即刻重睑皱褶不对称
图10-5术后1周表现出的重睑皱褶不对称
图10-6重睑皱褶不对称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图10-7重睑皱褶深度和高度的不对称深度和高度取决于:①组织去除的程度;②固定点和固定方法;③缝线的材料和直径:④埋线的个数;
③术前患者状态;⑥其他一手术次数,上睑下垂,眼睑凹陷,年龄,皮肤质地等
三、重睑皱褶过宽(图10-8)上睑凸出、眼球凸出或眼睑皮肤过薄时易出现重睑皱褶过宽。
图10-8重睑皱褶的深度和宽度不佳是因组织去除过多和
固定点过高所致再次手术后较常见
四、眼睑凹陷及三重睑(图10-9,图10-10)切除过多脂肪易出现眼睑凹陷。三重睑主要是由于重睑上方缺少软组织,而易引起粘连形成三重睑。三重睑的位置因软组织过度去除的位置差异而表现也不尽相同。
图10-9眼睑凹陷
图10-10三重睑
五、上睑下垂(图10-11,图10-12)引起术后上睑下垂的原因多种多样。术前检查时术者常常容易忽视轻度上脸下垂患者。术后亦可因肿胀导致轻至重度的上睑下垂。术后观察数日,上脸下垂程度较重者,要考虑术中是否损伤或切断了上睑提肌。
图10-11术后上睑下垂
原因:①上睑提肌的直接损伤;②术中对上睑提肌腱膜的过度牵拉
图10-12术后上睑下垂
六、缝线引起的小结节及囊肿(图10-13,图10-14)缝线吸收差或缝线异物反应可使缝线结节位于皮肤浅层,结节过大、过多,上睑皮肤过薄时发生概率较大,拆除缝线去除结节或囊肿即可。
图10-13包裹囊肿或埋线隧道
原因:①缝线材料的延迟吸收或异物反应;②分泌腺的阻塞
图10-14感染的包裹囊肿
七、重睑皱褶过深或外翻(图10-15~图10-17)皱褶过深主要发生在缝线固定点位置较高者。重睑过深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睫毛翘起,给人凶狠、牵拉上脸的感觉。闭眼时可见凹陷的瘢痕,有时可使睑裂过大,重睑皱褶上方有时还会有隆起倾向。
图10-15眼睑闭合不全(兔眼)
图10-16上睑和睫毛的外翻
图10-17睫毛外翻
观看医美视频
长按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