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问答
问:请简述念佛的现当二益。朗诵|佛泉第八章本愿称名
(二)例举现世利益
1.现当二益
专修念佛本为往生一大事,除此之外,念佛尚有种种现世利益,如下表:“促成善缘”:由于念佛,原有种种逆恶境缘得以改变而成善,如家门不宁转为清泰、子孙不孝转为贤孝等。“延年转寿”:由于佛力加护,得长命安乐延寿。“重转轻受”:本当受重苦之报,转受轻苦之报。这张表很简明。
“当益”,就是往生极乐。
“现益”,分成心的利益和物的利益。“心的利益”包括约时、约质。“约时”又包括始益、终益。
“始益”,就是“净土入信欢喜”,这也是念佛的利益。我们知道有净土,可以往生,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做事心里很安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甩开膀子干,很潇洒自在,人间潇洒走一回。那些没有信仰或往生极乐没有确定的人,跟我们没有办法比。别人欢喜不欢喜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自己有安心、欢喜的利益,因为我们念佛就有靠山,有退路,有回旋的余地,而且回旋的余地很大,十方法界任我们悠游。这个世界不好待,我们换个地方,到极乐世界去。如果不念佛,这个世界不好待,但能往哪里去呢?还是要在这里待,在六道轮回。有的人想不通,选择自杀,自杀都逃不掉。其实自杀是一件非常痛苦、恐怖的事,他以为他自己灭绝了,以为这样就解脱了,实际上不是,这是一种对生命绝望的心。
“终益”,就是临终见佛,随佛前往净土,兑现一生的愿求。
“时”,是讲时间段的,并没有具体地说;“质”,就是本质内容。“约质”包括三个方面:灭罪、护念、生善。
灭罪,就是罪障灭尽的利益。怎么知道灭罪不灭罪呢?灭罪又不像减肥,减下来可以去称——其实是知道的。比如有的人,念佛前经常晚上做噩梦,睡不着;一念佛,噩梦消除,夜梦吉祥,这就是灭罪了。有的人不念佛心里很嘈杂、混乱,惶惶不可终日,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就是焦虑、忧愁;念佛之后心渐渐安定,这不就是灭罪了吗?不灭罪怎么能这样?世间犯罪的人,他的罪不灭就会感到恐惧、担心,看见穿警服的人就想“是不是来抓我的”,听到警笛的声音就想“是不是犯事了”;反而一判刑、一坐牢,心放下来了,罪灭了嘛,通过坐牢灭他的罪。但是这样灭得不舒服,不如念佛来灭罪。
护念,随逐影护的利益。随逐影护,就是阿弥陀佛跟在后面保护我们。虽然很难解释“随逐影护”,但我们也是有感受的,特别是走到一些恐怖、黑暗的地方,阴气很重的地方,只要念佛,就感觉到踏实了,奇怪不奇怪?你说那是心理作用,那念“一、二、三”试试,看行不行。念桌子、板凳行不行?念张飞行不行?念关公行不行?念祖先行不行?那些通通不行。一定要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这样走夜路就没有关系。《念佛感应录》里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很精彩。比如强盗来抢东西,老太太根本就抵挡不住;一喊“阿弥陀佛”,强盗马上放下东西就跑。
生善,一方面,能修习善业。念佛的人灭恶生善很明显,因为念佛了就不好意思造罪,自然就生善了。另一方面,能促成善缘。要行善,总要有善的缘分,念佛也能促成种种的善缘。比如原来人事不和谐的,婆媳关系很僵;念佛之后怨怼化解,关系就很和谐了。怨憎会苦是人世间的八苦之一,怨憎会就是有怨、有憎恨的非要碰到一起,不是冤家不聚头,甩还甩不掉,如影随形,很麻烦。怎么办?念佛就能够化解怨怼。
念佛的好处很多,还有物的利益,就是物质上的利益、招福、除灾等,具体包括贫苦得济、延年转寿、重转轻受三点。
贫苦得济,贫穷困乏的人得到救济,得以生存。虽然不是让人一下子变成首富,但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延年转寿,业障消除、灭罪后,心情平静安乐,自在祥和,就可以延年转寿,这是自然的。整天活在恐怖、焦虑当中,长寿也变得短命。
重转轻受,就是重报转轻。比如碰到地震,有人被砸断了一条腿,他就想:“我念佛了,怎么还被砸断一条腿?”他如果不念佛,可能是砸碎一颗脑袋。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信仰宗教的人自圆其说,这就很难解释了。
信心是一种智慧,是一双眼睛,所谓“信眼开朗”。盲人眼睛看不见,不靠手来摸就不知道东西的形状,是平还是不平,是长还是短,是高还是低,他一定要靠手来摸,才感到亲切。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不用手摸也能知道事物的全貌。某一天,他的眼睛一旦开朗,就会发现原来不用手也可以知道,甚至知道得更全面、更快捷、更丰富、更精彩。
对佛菩萨的信也是一样的,没有信心的人就靠他的“手”,会说:“我要亲自听到,我要亲自见到,我要亲自感受到,不然怎么能相信?那不是迷信吗?那都是你们自己想的。”但对信佛的人来说,他觉得很自然,因为他眼睛已经开了,看得很清楚。
在不信佛的人和信佛的人之间似乎永远有一条鸿沟。不信佛的人要信佛的人拿出证据,他自己没有这种信佛的眼,缺乏这种功能,就像残疾人一样,怎么给他实证?科学要实证,还得有仪器,如果仪器不准,也没办法实证。不信佛的人,信眼没有开朗,别人无法给他实证,要实证也得靠他自己。自己没有做到,应该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在性灵这一方面缺了一种功能,面对佛菩萨的微妙境界,信眼没有开朗,等于是一个残废人,所以要好好反省,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这样讲似乎有点难听,但事实上就是信眼没有开。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手上都是眼,我们有吗?没有。我们要接触佛菩萨,要去感知佛菩萨的境界,靠肉眼可以吗?不可以。因为佛菩萨安住在灵妙、涅槃的净土境界,那不是肉眼所能探知的境界。唯一可以和佛菩萨境界相沟通的,就是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极为灵妙,我们的心无远弗届,含藏万法,具足万德。可我们把心埋没了,堵塞了,把一切通道都障碍住了。
所以我们必须开发心的能力。心的能力是无限的,每一个人开发程度不同,能力大小就不同。比如有的人能信仰佛菩萨,是因为他的心的功能开发出来了,对他来讲很自然,他就是见到了。靠什么见到?信眼。你不能信,是因为你的信眼没有开发出来,没有见到,就会怀疑人家的信,就像瞎子只能靠手摸一样,就会怀疑那些有眼睛的人,其实是毫无根据的。以一点来限制外面的一切,只能说明我们自己的短视和无知。
2.十五种利益
又有念佛十五种利益,如下表:
十五种利益,大体来讲,分为现在的利益和当来的利益。
前面十一种是现在的利益。
第一,“弥陀住顶”。念佛的人,阿弥陀佛常在头顶上住持。如果不念佛,弥陀就不住顶,佛光也不护身,身上周围都是黑气、暗气,都是灾光、妖光、邪光,就麻烦了。如果有佛光护身,最起码眼睛冒出的光要柔和一些,不会露出凶光。
第二,“佛光护身”。佛光在周围围绕,就感到安全、安慰、安乐、安稳。
第三,“诸佛护念”。诸佛要是不护念,就有一大堆冤亲债主跟在后面,有过去所宰杀的鸡、鸭、鹅、鱼,还有伤害的众生跟着,多悲惨。
第四,“菩萨相随”。如果不念佛,就是业障相随,黑气跟在后面了。
第五,“冥众护持”。“冥众”,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天神、地祇,这些善神护持我们。如果不念佛,冥众不护持,就有恶*恶神来寻伺报复,老找麻烦。
第六,“消除罪障”。如果不念佛,就会念罪业,障碍就会增加。不念佛的人,除非有特别大的善功修行,一般人都是负增长、负能量。因为念念都是贪瞋痴三*,所以不要指望有进步。在世间感到进步,其实都是退步;因为不管什么事情,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在增长罪障。失败了,不用说,怨声叹气,怨恨,嫉妒,极端分子还拿炸药包报复社会,是增加罪障;成功了,就会傲慢,也是增加罪障。成功是怎么得来的?可能是不好的交易换来的。即使是辛苦挣来的,也都不清净,不是净业。你赚了,别人就亏了;这个行业像朝阳升起了,别的行业就倒下了。总之是不能平等、圆满、如意,只会增长罪障。
第七,“增长福慧”。念佛的人能增长福报和智慧。佛之所以成了佛,是因为福报和智慧两方面都满足了,叫两足尊,两方面都圆满,是最尊贵的。在世间做任何事情,其实就是福和慧。念佛可以消除罪障,增长福慧。福报增长了,做任何事情都很顺;智慧增长了,心里自然平静、安乐,做事情也很有智慧。
智慧和聪明其实是两回事:脑子转得快,能盘算很多,那只是聪明;智慧是整体的、透达性的。有些念佛的老太太,虽然不会算账,不认识字,可是她对事情的判断非常准,能把握根本原则和方向,这就是有智慧。能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存在,能念阿弥陀佛,这是靠智慧才能做到的。如果不念佛,就不能增长福慧,就会越来越愚痴,福报越来越减损。
人并不一定是年龄活得越大就越有智慧,也不是知识越多就越有智慧,也不是很有口才、人家都辩不过就有智慧。能深信因果报应,能按照事情的本来面貌认识它,随顺它,就是有智慧;能够随顺因缘果报,心里平静,念佛求生净土就是大智慧。
第八,“离诸厄难”。念佛可以远离苦厄灾难。如果不念佛,就不能离诸厄难,总是陷在官司里、人情当中,总有人找麻烦,或者灾难就跟在你后面。
第九,“能得寿康”。可以长寿健康。如果不能得寿康,那多麻烦,身体不健康是很痛苦的事情。有的人为什么病急乱投医?因为没办法,生病的人特别没有智慧,告诉他说“你把这个土吃下去就会好”,他也会照着做。没有福报的人,也找不到好医生,因为人在世间一切都靠福报。
第十,“将获善终”。人这一生什么都好,很风光,但如果到最后不得好死,就很悲惨了。有的人走的时候两手扪摸虚空,口吐白沫,眼球都掉出来,看到恐怖的景象,说也说不出来,只有喊叫,别人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如果我们被人家诅咒“不得好死”,心里就会非常难过,“怎么这么恶*的话都说得出来”;如果我们去这样诅咒人家,那心地是大大地不好,是很恶劣的。有的人自己发誓说“如果我冤枉你,我不得好死”,这都不是好话。可见善终是很重要的,虽然一生很贫苦,但最后走得很安乐,也是一件大好事。
第十一,“入正定聚”。这是佛法的名词,就是现生得不退转,决定可以成佛,有这样的利益。
后面四种是当来的利益。
第十二,“断除轮回”。永远跳出三界轮回,这是最基本的。
第十三,“往生净土”。到阿弥陀佛的报土。
第十四,“成就佛果”。“十地愿行自然彰”,自然而然成佛道。
第十五,“广度众生”。这个利益多广大。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在佛门里,发愿广度众生、发大菩提心的人才是君子;而我们是凡夫,“小人喻于利”,一看念佛有这么多利益,就觉得好,也就开始念了。如果知道这么多利益还不念佛,说明是很愚痴的。
▋摘自《净土宗概论》讲记页码|P-P精彩回顾〔〕如何看待专求往生与现世利益?
〔〕如何理解念佛正定业的五种增上利益?
〔〕佛光是怎样摄取不舍呢?
〔〕阿弥陀佛名号里,会有什么样的力量来影响我们呢?
〔〕南无阿弥陀佛是真正的金刚不坏的佛种
净宗18净宗之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