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儿童健康
托起明天希望
——医院我的孩子怎么了?
家长:孩子今年10岁了,刚上小学3年级。近半年,总有挤眉弄眼、点头晃头、抻脖子仰脖子的情况,还不喜欢学习,特别最近开学了,有些课程会组织小测试,但测试结束后,这样的情况更严重了些,父母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带孩子到我院就诊,咨询了神经康复科专家张桂香主任。医院康复综合科张桂香主任
如今,有类似情况出现的孩子不少,情绪波动大、自卑厌学、总是挤眉弄眼、点头晃头等,有时还莫名尖叫……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孩子与父母接触时间格外长、加之电子产品接触过多,疫情也让父母变得格外焦虑,这样的情况就明显上升了。您的孩子很可能患上抽动障碍。图片源自网络本期嘉宾
医院二十二病房(康复综合科)主任张桂香主任医师
什么是抽动障碍:医院康复综合科张桂香主任
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运动性抽动或(和)发声性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伴有多种共患病,部分患者表现为难治性。
图片源自网络抽动多发生于2~15岁,以5~10岁起病最多,10~12岁较严重。少数可持续至成年。男孩儿明显多发于女孩(约3-5:1)。18岁青春期后评估预后,总体预后良好。?孩子出现哪些表现,家长要当心是否是抽动障碍
运动性抽动:图片源自网络头面部、颈部、肩、躯干和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的、快速收缩动作。常见的有不自主眨眼,挤眉弄眼,咧嘴,还有抖肩,晃头,有的甚至于甩动胳膊,扭动躯干,抽动腹部,行走时转圈,跺脚等怪异复杂的动作。发声性抽动:图片源自网络口鼻、咽喉以及呼吸机的收缩动作通过呼吸道的气流而发出声音。
常常有不自主的吸鼻子,或者用鼻子吹气,还有的类似于咳嗽的清嗓子声音以及尖叫,怪叫声;甚至于重复语句、模仿言语、说脏话等。
感觉性抽动也可以说先兆症状:有的患儿在运动性抽动动作之前感觉局部身体有不适症状,比如脖子、眼睛、口角、鼻子不适感,有痛感、痒感、冷热感;或者发声之前自觉咽部有痒感、有痰等。之后出现运动抽动或发声动作。“动”也有特点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喜欢活动、好动,就怀疑孩子得了抽动障碍,其实它有其特点:动作多样性,时好时坏,时轻时重,新旧动作可以交替转换也可以重叠出现,可以短暂控制一小会,睡眠中症状基本消失。在紧张或者被人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