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无眼球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临终关怀表达对生命最大的敬畏与关爱
TUhjnbcbe - 2021/8/14 16:20:00

临终关怀是为了帮助和抚慰处于弥留之际的患者,以及悲痛无助的患者家属。患者及其家属的身体、心理、情绪、精神和日常事务等都属于临终关怀之列。现在,这种理念已经渗透到各级医疗机构。在尊重患者自身意愿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和缓解他们的痛苦,陪伴他们走完最后的人生之旅,是对生命最大的敬畏和关爱。

一个基层医疗机构的7年临终关怀实践

张璐晶

7年前,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没有拨款的情况下,开始了从事送别晚期癌症病人这件事。7年里,这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终关怀科室,累计送走了近位晚期癌症病患,其中90%以上的病人在这里安详离世。从事这样的事业困难不少,但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坚持,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让患者最后的日子活得有质量

晚期癌症病人不仅要面对生命即将结束的心理压力,还要忍受疾病带来的剧痛。有研究显示,晚期恶性肿瘤病人70%以上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该中心主任韩琤琤介绍,当初他们决定做临终关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晚期癌症患者太痛苦了,医护工作者的天性促使这个基层医疗机构做了这件事情。

韩琤琤回忆,中心接诊的第一位临终病人是一位退休的老教授,因鼻咽癌晚期颅内转移,眼部被癌细胞瘤体挤压,眼球突出在眼眶之外,耳朵随时都会流出血脓和脑脊液。医院都没有找到能够收治他的地方。看到病人这种情形,当年的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下了这位老人,他的妻子当时就跪在地上不断感谢医生。

“我国每年有万人因癌症离世,大部分人在临终前的3~6个月非常痛苦,如何从基层医疗的角度把患者从临终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韩琤琤说。

虽然癌症晚期病人极其痛苦,但是有些病患的求生意愿还是非常强的。该中心曾收治过一位肺癌骨转移到脊柱的女患者。收治的时候,她已经连续3个月无法卧位睡眠,一天要服用36片止痛药。但她依然忍着剧痛,希望能坚持到儿子高考之后。

韩琤琤表示,这种情况下,中医院疼痛科的冯艺教授进行远程会诊,经过科学和个性化的疼痛控制,病人最后生存期的质量被大大提高,虽然她最终没有等到儿子高考结束,但在临终的时候露出了安宁的笑容。后来这位患者的儿子给医护人员写了一封信,信里有一句话让韩琤琤他们颇受感动和激励:“母亲是带着感激离去的,虽然你们不能创造治愈癌症的神话,但是你们却谱写了关怀生命的赞歌。”

医院远程诊疗控制疼痛

“现在病人烦不烦躁?用了什么药物?家属有没有陪在身边?身上的管子越少越好、保持身体干净。”每周该中心都会与冯艺主任进行远程会诊,及时跟踪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控制。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让所有的癌痛患者不再疼痛”。作为长期对抗疼痛的专家,冯艺一直奋斗在一线。年,医院与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针对临终患者的远程诊疗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研究期间,双方设计和建立了远程无线脑功能平台系统,医院信息终端。大医院里的医生可远程获取患者医疗数据,医院就能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同为癌症疼痛患者提供镇痛方案。

课题结束后,双方的定期诊疗和随时沟通并未停止。对于癌症晚期病人来说,基层医疗机构是非常好的出口,在某种医院的医生更有条件去关心临终病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年的工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让患者干净安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通讯员李莉*桂芳特约记者张献怀

阿姨,别怕,我们都在

*阿姨是来自黑龙江的一名癌症患者,医院进行过治疗,如今进入临终关怀阶段,于近医院综合内科病房。

*阿姨腹部位置肿物凸出皮肤,伤口溃烂,散发出刺鼻异味。入院时,护士长李莉立即给她做了伤口消*处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伤口渗液情况进行多次换药。当时,医护人员暗下决心,争取令患者伤口的异味在一个星期内消退。同时,配合其他治疗,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再累,也值得

患者的伤口每天都会渗出大量分泌液,异味难闻。每一次换药,综合内科的值班护士都做到耐心、仔细。

“我们的付出能够换来肿瘤晚期患者舒适度的提高,再累也是值得的。”李莉说,临床工作中,要求科室护士把每一位患者都当成亲人看待,让患者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享受家的温暖。

真心感谢你们

一星期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阿姨伤口的异味逐渐消退。伴随她两年的难闻异味终于消失不见。陪伴在*阿姨身边的儿子感慨:“那么重的异味,护士们每一次换药都靠那么近,我看了很感动,真心感谢你们!”

守望生命,我们责无旁贷

年4月19日21:24分,随着*阿姨脉搏的逐渐变弱,综合内科的护士们小心仔细的将*阿姨的身体擦拭得干干净净,并与家属一起陪伴她走完最后的旅程。家属对护士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并让阿姨安详、有尊严的离去感谢万分。面对家属的感谢,李莉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最后的日子里,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满足他们疾病以外的需求,让他们了无遗憾的离去。”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点一盏心灯,让生命泊于安宁”。守望生命,为身患疾病困扰的患者保驾护航,我们责无旁贷。

IOM报告《临终关怀在美国》:临终关怀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

在美国,如果有两位以上医生判断患者的生存期少于6个月,那么患者就有权享受临终关怀服务。在过程中,医疗机构会定期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

年,美国知名杂志《卫生事务(HealthAffairs)》发表了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临终关怀服务可以有效节约医疗保险花费,并大大提高医疗质量。相关数据显示,对于那些病情、病程记录相似的临终患者来说,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大大节约医保花费,医院和ICU病房的停留时间。

美国国家安宁疗护组织(NationalHospiceandPalliativeCareOrganization,简称NHPCO)是美国最大的有关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的会员组织,代表了该领域的最新理念和水准。NHPCO致力于为病重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标准照护,帮助他们更从容地面对疾病、死亡和悲痛。

NHPCO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为临终患者提供富有同情心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美国国会会议中,发出强有力的专业声音;在全国构建临终关怀组织网络;借助新型技术,在社区、公众中普及临终关怀理念;凭借媒体力量,加大宣传力度。

年9月,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ofMedicine,简称IOM)发布了报告《临终关怀在美国》,报告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临终关怀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终关怀表达对生命最大的敬畏与关爱